作者:马小龙 李丹 傅振磊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中学生;运动素质;Meta分析;
发表时间:2020
发表期刊:硕士电子期刊
证据类型:系统评价/Meta分析
学校体育中的功能性训练是以改善学生运动素质为目的,与学生运动需求相一致的,涉及加速、减速和稳定的多个肌群、多关节、多平面的训练方法。本文采用量化的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法,在CNKI中文数据库与谷歌学术库中检索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生运动素质影响的研究文献,将所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及筛除标准,筛选出13篇符合纳入此次Meta分析标准的文献;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参考,选取其中规定的体测项目作为评价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这4项运动素质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得出定量的研究结果。目的是通过功能性训练对中学生运动素质影响实验文献的Meta分析,探索功能性训练对中学生运动素质影响的普遍性规律;评价功能性训练对中学生不同运动素质项目的实验效果。研究结果;(1)力量素质方面,Meta分析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男生立定跳远、女生立定跳远的干预效果,I~2分别为70%、92%,Z值为7.37、4.60,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效应量值d分别为-10.16[95%CI:-12.86,-7.46]、-5.99[95%CI:-8.54,-3.44],均为大效应。Meta分析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干预效果,I~2=83%,Z=4.75(p<0.001),效应量值d=-5.80[95%CI:-8.19,-3.41],大效应。(2)速度素质方面,Meta分析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男生50米跑、女生50米跑的干预效果,I~2分别为51%、89%,Z值为4.64、2.77,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效应量值d分别为0.23[95%CI:0.13,0.33]、0.29[95%CI:0.08,0.50],均为中等效应。(3)耐力素质方面,Meta分析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的干预效果,I~2分别为71%、0%,Z值分别为3.28、11.54,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效应量值分别为6.26[95%CI:2.52,10.00]、6.12[95%CI:5.08,7.16],均为大效应。(4)柔韧素质方面,Meta分析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男生、中学女生坐位体前屈的干预效果,I~2分别为96%、91%,Z值分别为2.43、3.16,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效应量值d分别为-1.26[95%CI:-2.28,-0.24]、-1.23[95%CI:-1.99,-0.47],均为大效应。研究结论:功能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我国中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功能性训练可以提高我国中学生速度素质。纳入筛选的功能性训练对我国中学生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的文献稳定性均较高。本研究以量化的Meta分析数据展现功能性训练对4种不同运动素质的干预效果,得出通过功能性训练可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国中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素质的结论。为功能性训练在学校体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证据,并能帮助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到体育教学中,达到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